人造血小板阻止血液流失


  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Erin B. Lavik教授等研究人员已经制备出人造的血小板凝血细胞并经过测试,他们希望通过改进其性质,以便用于外伤或其他流血不止的情况。他们希望这种人造的血小板可以取代正在使用的被称作VIIa因子凝血药物或者增强其活性。

  这种人造血小板使用一种可在人体内降解的缝线材料作为内核,然后在上面连接上一种用于制药业的可溶于水的聚合物,最后在上面连接上一个可以和活化血小板结合的分子以便它们可以迅速聚集。

  在动物试验中,注射了人造血小板的大鼠受伤后的止血时间比未处理的大鼠缩短的一半。损伤后20秒进行注射的大鼠止血时间比未处理的大鼠减少了23%。 与VIIa因子进行比较,当引入人造血小板之后,出血减少的更多,人造血小板的止血时间比VIIa因子快25%。

  然而,在人造血小板被批准进行日常医疗使用之前,还有一连串的测试。Lavik教授表示:“下一步,将要进行更接近于人类损伤的动物模型试验。假设动物实验与我们目前所取得的结果一致,那么我们将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进行讨论。” 用未来的动物研究的数据来说服人工血小板在医疗应用方面的实用性,以取得FDA的批准。

  Texas州Temple市Scott和White纪念医院的损伤医疗主任,Michael Craun博士补充到:“任何新的安全的东西能够用于出血的人对损伤中心来说都是有用的。新的报告只描述了最初的大鼠实验,仍然有安全性,花费以及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对此,另一位专家,来自Louisville大学的损伤主任Brian Harbrecht博士对此表示赞同:“只要风险与利益的比率适当,任何可以阻止患者出血的成分或设备都是很有用的。对于这种特殊的产品,仍需要做大量的调查以确定其临床应用性,这需要年复一年的精确工作。”

(摘自HealthDay Reporter 杨启修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