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国家质量管理数据库解答基本科学问题--血液保存期间发生的红细胞溶血现象


  血液在保存期间发生溶血是最明显的红细胞保存损伤现象。因此分析在正常保存条件下溶血的发生率,能使科学家及生产厂商更好的理解溶血,进而降低保存血液发生溶血的机率。然而,由于血液样品量少,采集处理方式不统一,供血者特异性大,致使得出的平均溶血率误差大。John R. Hess等人在《Transfusion》上发表的名为《Red blood cell hemolysis during blood bank storage: using national quality management data to answer basic scientific questions》的文章称他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BEST委员会从四个国家血液系统的质量管理部门共采集14087份红细胞,经过相同的处理和保存方法,根据公式:[游离Hb(g/L)]x(1-Hct)x100%/[总Hb(g/L)]计算出溶血率。结果发现:在保存期末,去白红细胞的溶血率降低53%,而将保存时间由35天增加到42天,溶血率增加了30%。去白红细胞在盐-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SAG-M)或AS-3保存添加液中,溶血率差距不大;但与30 mmol/L的SAG-M相比,含42 mmol/L甘露醇的AS-1可明显降低溶血率。委员会根据得出的结果数据制作成直方图,并用于统计分析。

  由此可见,应用国家质量管理系统能采集大量血液样品,并在同一保存条件下处理样品,可以提供非常大的数据库。因此,针对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的发生率,国家质量管理数据库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得出的溶血率误差也较小,这不仅可以解决保存期末测定的红细胞ATP浓度与微囊泡造成膜损伤之间的关系等科学问题,还可以确保所有血液保存系统性能更加完善,这利于血液保存系统的发展。

(摘自Transfusion 2009;12(49):2599-2603 高欢欢整理)